202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时间尚未公布,陕西延安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时间是5月6日-5月8日,202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资格复审还会远吗?202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点击查询成绩)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官方网址为(http://www.impta.com.cn/shhks/cjcx1/gwykscjcxnew202103/),首先,恭喜各位进面的考生,笔试成绩是敲门砖,面试你准备好了吗?202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辅导课程咨询,对面试有疑惑的考生可点击咨询。关于资格复审、体能测试、面试等有关内容,请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网。
2021年内蒙古省考笔试失利的考生也不要灰心,好事多磨,大不了我们再战国考,再不行我们相约2022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考前准备不充分?第一次考试没有备考大纲?自己学习没有方向?为大家提供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别考交流群,有问题随时沟通,取长补短。
202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进入资格复审范围人员的确定
从笔试成绩达到最低合格分数线上的考生中,按照每个职位考生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和3:1的比例(报考人数与职位录用人数之比,下同)确定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的人员。凡笔试最低合格分数线上人数不足3:1的职位,将相应减少录用人数或予以取消;笔试成绩并列而超出3:1的,一并进入资格复审范围。
资格复审都需要准备什么?
1.进入资格复审范围的报考者,须自行下载打印《资格复审及面试通知书》和《报名登记表》,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有关要求参加资格复审。
2.参加资格复审时,报考者须持如下材料:
(1)《资格复审及面试通知书》(一式二份);
(2)《报名登记表》(一式二份);
(3)身份证(护照)原件及复印件;
(4)户口簿原件及户口簿首页、户主页和本人页复印件或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户口保留在区外的内蒙古生源的高校毕业生(含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还需提供本人原内蒙古户籍注销页及复印件或原内蒙古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和加盖档案管理专用章的高考报名登记表复印件。
(5)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021年应届毕业生未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须提供加盖学院(系)和教务处(研究生院、处)公章的学历学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非应届毕业生还须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教育部学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下载打印,提示:学信网上无法下载打印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请于资格复审前一个月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或颁发学历的高校所在省市教育部门进行学历认证,同时下载打印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二学位报考者须持二学位专业认证报告(二学位专业认证报告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cdgdc.edu.cn下载打印)。
招录职位要求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提供本人工作(服务)单位的证明(证明中应有工作单位名称、工作起止时间、单位地址、有关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等)或工作合同原件及复印件。报考者在不同单位工作(服务)的时间可累计计算。招考职位要求具有其他工作经历的,报考者须提供相关工作经历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报考面向“项目人员”招录职位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须提供服务项目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服务项目有关主管部门出具的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大学生退役士兵”须提供士兵退役证原件及复印件。
报考职位要求的其他有关证件和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参加资格复审。
4.资格复审重点审核报考者所填报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个人错填民族信息导致加分的;所填报个人信息与所持证件不符以及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以及未经资格复审部门同意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资格复审的,取消面试资格,并按照该岗位报考者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2021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面试前先练一练
内蒙古社会信用体系法制化
【热点概述】
4月5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区首部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将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行。
记者了解到,《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它以法规的形式规范了公共信用信息归集、披露、应用及其管理和服务活动,明确了公共信用信息的含义和范围,确定了联合奖惩措施,划定了安全管理责任,保障了信息主体权益,为我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法治基础。《条例》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公共信用信息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或者获取的可用于识别、分析、判断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信用状况的客观数据和资料。同时,将公共信用信息的类别划分为基本信息、增信信息、一般失信信息、严重失信信息和风险提示信息五类,并明确了具体内容。《条例》为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了加大对诚信主体激励和失信主体惩戒的力度,让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防止信用联合奖惩措施应用扩大化,《条例》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对信用状况良好、一般失信信息、严重失信信息的信息主体分别规定了相应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并划定了应用边界。
据介绍,为加强个人隐私保护,《条例》从规范安全管理机制、技术防范措施、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审查制度等方面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
【模拟题】
近期,你们要在社区进行一次有关诚信信用体系建设地方性法规的普法宣传,领导让你负责,你怎么组织?
【测评要素】主要考查考生的组织规划能力。
【评分参考要点】
1.宣传前的准备:拟定宣传形式,社区线下普法宣传会,确定宣传标语:“信用宣传进社区”,确定与会人员,宣传会的地点,时间,并及时下发通知,准备物资清单并依据此向领导申请资金。
2. 宣传过程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详尽解读,可用案例讲解的方式,组织问答环节,由专家解决现场人员的提问,接着举行小的游戏活动:信用知识抢答,邀请现场观众进行比赛,并发放小礼品,宣传会结束后做好善后工作,收拾好会场卫生。全程摄像,并由安保人员负责现场的维护工作,并准备好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3.宣传后的工作:将整体流程整合成汇报文件向领导提交,邀请媒体报道做好二次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