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对错题)实行岗位责任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A.正确
B.错误
87 、(对错题)获得经济利益是任何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
A.正确
B.错误
88 、(对错题)货币虽然有价值,但它本身不是商品。()
A.正确
B.错误
89 、(对错题)割让香港的不平等条约是《北京条约》。()
A.正确
B.错误
90 、(对错题)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
A.正确
B.错误
》》》答案在下一页
86.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岗位责任制是指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确定不同的工作和业务,并明确规定不同工作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有助于明确任务和人员编制,以任务定岗位,以岗位定人员,责任落实到人,各尽其职,以至于提高工作效率。
因此,本题正确。
87.第一步,本题考查市场主体知识。
第二步,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经济有机体。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将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分为三大类:政府、企业、个人。政府是市场运行和经济关系的管理调节主体,是国民总收入的分配主体,也是市场监管的主体。很显然政府进行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获得经济利益而是提供公共服务。
因此,本题错误。
88.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属性。货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因此,本题错误。
89.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署《中英南京条约》。其中一条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可知,中国割让香港岛的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中英北京条约》条文主要内容如下:①清朝确认中英《天津条约》有效性;②清朝割让广东新安县(今香港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给英国;③清朝增开天津为商埠;④增加中英《天津条约》的赔款至800万两;⑤允许西方传教士到中国租买土地及兴建教堂;⑥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
根据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英国政府已于1997年7月1日零时将香港地区(包含香港岛,九龙半岛及新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政府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90.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知识。
第二步,碳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或简称,这里的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CO₂)、甲烷(CH4)、一氧化氮(NO)、六氟化硫(SF6)以及两类工业气体——氢氟烃(HFCs)和全氟烃(PFCs)。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因此大家更愿意简单把“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但是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含碳温室气体排放”才是真正的总“碳排放”。
因此,本题正确。